close

寫在前面:這段可能很無聊,還不想睡覺的可以不用進來看

鐮倉幕府

源賴朝死後,他的老婆北條政子掌握了權力,加上賴朝的小孩不爭氣,北條家取代源氏掌握了政權,由於北條家不是源氏,不能擔任將軍,因此在幕府設立了執權把將軍架空。可是北條家把源賴朝的子孫整的太慘,賴朝的嫡系子孫居然死光了,只好從京都找藤源家的公卿當將軍,後來北條家又把執權跟得宗分開(得宗原本是北條家族的一個分支,後來成為北條家老大的代名詞)

於是權力的架構 :

天皇(被架空)-->將軍(藤原氏,被架空)-->執權(北條氏,還是被架空)-->得宗(北條氏,他才是幕後老大)

在鐮倉幕府時期,元朝統一了中國,忽必烈決定遠征日本,由於颱風的關係,只有少數元軍順利登陸日本本土(今天的九州北部),然後被日本的武士擊退,不過由於幕府的大量動員,造成鐮倉幕府逐漸走向衰弱(這麼複雜的統治體系應該也不會強到哪裡)

接下來,楠木正成跟一些皇族起義對抗北條家,一開始被優勢的軍力困住,但隨著源氏的新田義貞跟足利尊氏加入義軍,北條家就走向了失敗的命運,在西元1333年,北條家滅亡。

 

室町幕府 

北條家滅亡後,後醍醐天皇重新即位,重新建立以天皇跟公卿為主的政權,稱為建武新政。然而,這是個註定會失敗的政策,因為打倒北條家的不是天皇,也不是貴族公卿,而是不滿北條的武士,因此一個排除武士權力的政權注定會被武士打倒。所以當足利尊氏起兵攻擊天皇時,雖然常常被楠木、新田等天皇軍打敗,甚至逃到九州去,可是足利的實力卻越來越強,占領了京都,不願意服從足立家的天皇帶著天皇的三樣神器跑到吉野(今天的奈良縣南部),而足利尊氏立了一個魁儡天皇,形成了南北朝時期(南朝即是吉野、北朝在京都),由於部分不滿足利的地方武士及足利尊氏的弟弟均叛變支持南朝,足利尊氏一生始終無法消滅南朝。

當足利尊氏成立北朝的時候,他也接受幕府冊封,成立了自己的幕府,即為室町幕府,位在今天的京都,尊氏也建造天龍寺(世界文化遺產,以枯山水聞名)

經過了數十年的征戰(1331-1392),由於南朝的粉絲越來越少,南朝天皇終於在第三代足利將軍義滿的時代帶著神器回到了京都,而南朝的天皇也退位接受了太上皇的稱號,結束了南北朝的對立。

足利義滿時代,室町幕府的實力到達頂點,義滿也蓋了屬於自己的行館,在他死後成為佛寺--金閣寺,後來他的子孫足利義政,也在京都的東山地方見了自己的別宮,被稱為銀閣寺,不過那時候由於內戰不斷,足利家已經邁向衰弱了。

室町幕府的成立之初是靠一群武士擁立足利家而成,因此足利家必須要對這些大武士頭目們適當的封賞,因而在各國設立了守護,室町初期,幾個重要家族跟他們的領地為下

細川氏 : 四國的東部,後來也掌握丹波、攝津兩國(今兵庫縣東部,包含神戶)

畠山氏:能登(今天石川縣北部),大阪府一部分

斯波氏:尾張(愛知縣西部)、越前(大部分的福井縣)

山名氏、赤松氏:今天山陰山陽地區(兵庫縣、岡山縣、鳥取縣、島根縣、廣島縣)

佐佐木氏(後分裂為京極、六角):近江(滋賀縣)、出雲(島根縣一部分)

大內氏:周防、長門(山口縣)

大友家:豐後(大分縣)

上杉氏:關東管領 (關東一帶的老大) : 上野(群馬縣)、越後(新瀉縣)

今川氏:駿河(靜岡縣中部)

武田氏:甲斐(山梨縣)

島津氏:薩摩(鹿兒島縣西部)

因為幕府設在京都,所以在關東地區分設公方(由足利家擔任)跟管領(上杉家)作為關東地區的領導

由於守護們常常在京都上班,沒時間治理自己的領地,所以他們會設立守護代來幫自己管理領地,結果時間一久,很多守護代就取代了自己的老闆,最有名的就是尾張的織田氏跟越後的長尾氏(長尾景虎甚至還當了老闆上杉家的養子,改名上杉謙信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n1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